banner-frontpage

Educational Resources - 治療乙肝患者的肝硬化及纖維化



治療方法一般分為口服藥及針藥兩種,要因應患者的病變程度及生活環境的需要而施以不同治療方法。一般而言,肝臟科醫生會依據患者體內的表面抗原(HBsAg)、e抗原(HBeAg)及乙型肝炎病毒載量(HBV DNA)的水平來監測乙型肝炎病毒複製的活躍程度,從而以藥物抑壓病毒繁殖,控制病情,減輕肝臟受損。乙肝的傳統口服藥雖然有抗病毒的作用,但效力較弱,故容易出現抗藥性。新一代抗乙型肝炎口服藥,可迅速有效抑壓乙型肝炎病毒複製,從而令肝酵素回復正常,長遠減低纖維化、肝硬化等風險,抗藥性亦較低。臨床研究更顯示,高達九成半的乙型肝炎患者在服食新一代抗乙肝藥如替比夫定後24星期內,便可使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量達至檢測不到的水平。

現時,共有四種口服藥物用作治療乙型肝炎,它們都只須每日服用一次,且副作用小,只有百分之二至三的患者服藥後會感到腸胃不適及食慾降低。而當中,替比夫定及泰諾福韋是本港上市的乙型肝炎口服藥物中,獲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列為藥物懷孕安全類別分類的『 B 類』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藥物,在動物測試上未發現對胚胎有害。所以,準備懷孕或懷孕中的乙型肝炎帶菌婦女,可繼續服藥控制病情,以預防胎兒受感染。

至於針藥方面,則是指注射聚乙二醇干擾素,於四十八周內每周注射一次便可。但副作用較多,例如用藥期間患者會容易疲累、發燒及肌肉痛等。由於針藥是每星期均要進行,患者可選擇到醫務所打針,或自行在家打針,但普遍患者會覺得引起生活不便,或是不敢替自己打針,所以針藥未有被普遍應用。

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,如果你有任何有關腸胃肝臟的問題,應向您的醫生查詢,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。